打造泰化教育品牌的几点思考

来源:泰化集团-泰化报
发布时间:2017-03-05 09:39

  打造泰化教育品牌的几点思考

  高存贤  

       通过十多年的办学,在集团董事长张子玉先生的大力投资和正确领导下,在各校长、园长和广大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,泰化教育已发展成为两所学校、两所幼儿园,在校(园)人数近5000人,教职工近500人的规模,无论教学质量还是教学管理都走在了全区前列,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。无疑,泰化教育为离石乃至吕梁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但在全民重视教育,教育改革不断深化,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如何能把泰化教育进一步做强做大,早日实现全省一流、全市领先的目标,是每一位泰化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。下面,结合学校和幼儿园的一些情况,谈几点看法:

  一、强化教育管理,提高教学质量是核心

  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,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首要因素,学校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和一流的质量来赢得社会、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和支持,因此必须在强化管理、提高质量、创新手段上下功夫。泰化初级实验中学属于全封闭学校,教师和学生每天24小时住在学校,那么,食品安全、住宿餐饮等后勤管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因此,必须制定严格、规范的管理制度,并以铁的纪律加以落实,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。同时要充分利用师生在校时间长,生源相对较好的特点,多开展一些听课、评课、研讨、讲座、观摩竞赛等活动,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,提升教师素质,提高教学质量。要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管理,认真落实教育部“青蓝工程”计划,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培养目标,要采取“一带一”的形式,让老教师在备课、上课、批改、课研等方面对年轻教师予以指导,通过传、帮、带,手把手地指导,使年轻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尽快提高。要以先进的理念,创新管理制度,推进学校发展。

  泰化学校则不同。从学生层次来讲,既有小学、初中,又有高中,且有的住校,有的跑校;从生源质量来讲,普遍基础较差;从教师来讲,有一大部分跑校且离家较远,这无疑给管理增加了较大的难度。因此,首先必须落实好签到签退制度、请销假制度、出入校门制度、交通食品安全制度等常规管理制度。要不断完善分部管理机制,进一步强化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各部负责人的责任,做到分工明确,各负其责、密切配合、协调一致。坚决杜绝推诿、扯皮等现象发生。要高度重视,特别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管理,把学生的养成教育、德育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,规范学生的行为,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。

  二、发挥集团优势,加大宣传力度是手段

  “两园两校”是泰化集团的下属单位,无论资金投入、办学条件、教师招聘、部门对接以及举办各种活动等等都有强大的后盾和支持。作为校长、园长,应有充分的自信,要勇于创新、大胆探索、追求突破、办好学校。学校的宣传舆论工作十分重要,开展各种活动,包括校园文化艺术节,各种知识竞赛,体育比赛,专题讲座,元旦联欢会,幼儿农场采摘等等都应大力宣传,要鼓励师生利用《吕梁日报》、《今日离石》、《泰化报》等各种报刊以及电视台等平台,多投稿、多宣传,同时应开设校园广播站,宣传报道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,通过多渠道、多形式的宣传报道,不断扩大“两校两园”的社会声誉,提升“两校两园”的软实力,夯实“两校两园”的文化底蕴。

  三、严格招生质量,严把入学门槛是基础

  有人说清华、北大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生出来的,这话固然有些偏激,它否定了一个人进步的非智力因素和接受后天教育的重要性。但有研究表明,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智力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就离石教育而言,大家有目共睹,江阴中学、英杰中学、廷亮中学,这三所学校之所以升学率高,成绩优异,能够稳定发展到今天,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办学之初,招生把关特别严格,而且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把全区乃至全市的拔尖学生招回去,确保了生源质量。据调查,英杰中学和廷亮中学外县优质生源占到50%—60%左右,已形成了良性循环。但反过来讲,一中、二中、城镇中学、实验中学,升学率较低,成绩较差,难道是因为这些学校的教师水平低,教学条件差,体制机制的不同?固然在某些方面是有差别的,比如公办和民办学校体制的不同,在用人、管理、考核、奖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,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源质量。目前,泰化初级实验中学虽然起步较好,但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要真正办成全市一流的名校,今后的路还十分艰巨,唯有保证优质生源才是长久之计。

  四、稳定教师队伍,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

  办好一所学校或幼儿园,离不开一支稳定且优秀的教师队伍,而这也正是制约民办学校(幼儿园)发展最棘手的问题。就目前现状来讲,两所幼儿园,教师相对比较稳定,而且年轻,培养提高空间较大。但泰化学校和泰化初级实验中学问题就比较大一些。据统计,今年秋季开学,因泰化初级实验中学新增一个年级,泰化学校高中部教师流动,所以两校还需增加一部分教师。那么如何能招进来、留得住优秀教师?我认为,首先要充分利用泰化集团的知名度和雄厚的实力优势,组织专门队伍积极主动参加临汾师大、太原师院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等校园招聘;其次要及早深入临县、方山、柳林、汾阳、孝义等吕梁各县(市)有关学校了解情况,掌握信息,挖掘教师;三是要利用微信、电台、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。与此同时,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,确保招进来、留得住。要积极开展、扎实推进教研活动,要以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的办法积极参加省、市、县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,以此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。

  五、特色教育与优质教育并重是出路

  目前,泰化学校的书法、美术等特色教育开展地有声有色,今后一定要在此基础上,千方百计扩大艺术教育的门类,一方面要积极与外地艺教、艺考学校联合办学,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(包括教师、场地),以优惠条件吸引本地艺教人才来校办班。泰化初级实验中学和泰化幼儿园起点高、条件好、质量优,招生火爆,已经得到社会和学生、家长的充分认可,今后,则必须定位于一流名校(园)的目标,以高端优质的办校(园)理念,更先进完善的设施设备,更严格科学的管理、更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打造泰化教育的品牌和标杆。最终实现凡要求艺术方面发展的学生首选泰化学校,凡要求考入高一级名校的学生首选泰化初级实验中学,凡要求上优质幼儿园的学生首选泰化幼儿园的目标。这无疑是泰化教育的成功之路。

  六、民办公助,政府扶持是优势

  泰化学校和泰化初级实验中学都属于民办公助性质,民办公助较民办而言有更多的优势和竞争力。首先,在教师配置上有部分教师已纳入财政编制,这对稳定教师队伍,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;其次,在教育经费方面,区财政每年对片区内义务教育学生均按城区学生拨付公用生活费,也能适当缓解一点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;第三,在教研、培训、观摩等活动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倾斜。这些方面都是其他民办学校不具备的,无形中增加了“两校”发展的实力。今后,需进一步积极主动向各级政府及教育、财政、人社等职能部门报告学校发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,用足用活相关政策,力求得到政府及各部门的最大支持,为泰化教育发展增添后劲。

  泰化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、实践、拼搏,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。我相信泰化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,前景会更光明,未来会更灿烂。

吕梁泰化集团 晋ICP备14002497号 邮政编码:033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