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规矩不成方圆
——论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
泰化幼儿园园长任红红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治理一个国家、一个社会,关键是要立规矩、讲规矩、守规矩。”管理一个公司、一个部门、一个小集体,也应该有规矩意识。规矩是人们应该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,讲规矩是工作所需、事业所需、发展所需,也是每一个人、每一个集体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。
首先,在管理中,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障。凡欲做强做大者,必先建立一套完整而健全的规章制度。从表面上来看,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与服务的竞争,也有人说是人才的竞争。其实,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竞争。为什么有的企业员工能够在三米之外就会对你微笑?不是他素质高,也不是通过呼吁,更不是自动自发,这些做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制度。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企业必须依靠一个健全、服众的制度体系来维系。没有制度,执行就无从谈起。组织的制度一方面规定了员工的工作内容,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员工怎样去实现工作内容的工作流程。它对员工在任何一个岗位上,必须要做的和做到什么程度上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规定。为什么全世界的肯德基是一个味道?就是因为肯德基有一个明确、完善、优良的工作流程。所以对于一个组织来讲,建立最佳制度是首要任务。
其次,建立长效机制可以有效避免“人亡政息”。组织执行制度,领导在与不在都是一个样。这就必须依靠建立制度和长效机制来解决落实的问题,让人们明白并行使自己的权利,知道法律的界限。制度不仅是落实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,还是达到落实目标的最经济的方式,更是保证工作目标实现的一种强制力。
再次,赏罚分明,尊重制度也就是尊重事实。要奖励那些做出实绩的人,惩罚那些只拿薪水而不做事的员工,这样才能调动其他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,一旦奖励的对象错了位,除了带给那些做实事的员工以伤感外,还助长其他投机的歪风邪气。员工最忌讳的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,有功的不赏,有过的不罚,这往往会带给企业消极的执行力。所以说奖罚分明是企业执行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,也是执行和落实组织目标的内容之一。
然后,方案到位,执行才到位。华而不实、空洞虚泛的方案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,在执行过程中大多会被搞得面目全非。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就要在执行中少一点“应该”,多一点“怎么办”,如果总对员工说应该怎样怎样,员工就会产生抵触情绪。操作性越强,执行也越容易到位。在幼儿园管理中,任何活动先做方案,方案由保教园长、教研组来设计活动预案,包括活动流程、活动经费以及人员工作安排等。再由园长审批、调整预案,最后各园主管进行相关工作:工作人员事先沟通——各项准备工作到位——活动演练——具体活动实篇——活动反思和总结。一切流程化的管理让人们一看就知道应该怎样操作,就会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做到位。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目标,但是目标只是提供了行动的方向,要想在实施过程中真正执行到位,还需要将大的目标分解成无数个无数个小目标,明确到每个组每个人身上。这样不仅可以使员工的行为标准化,还可以提高做事准确度。
最后,无条件服从制度,打造强大战斗力。任何一个组织的执行人员,服从指令,服从权威,服从上级,往往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,服从,没有为什么,只有“是!”作为女人,也会遇到一些化妆品、保健品的推销,如玫琳凯、天狮,他们一张嘴,就是我们公司不仅让人美,而且让每个人由内而外美。并且会讲到公司的发展历程、公司文化以及对企业领导者的敬佩与由衷的追随,让人深深感受到一个企业的强大文化背景和内涵,员工死心塌地的追随和对企业的高度认可。
可见,“立规矩、讲规矩、守规矩”决定了一个组织发展的高度与跨度。如果说管理是树木,那么制度就是滋养万物的土壤。只有肥沃的土壤,才会培育出茂盛的植物,只有健全的制度,才能有规范有效的管理。